行业资讯丨山东港口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
发布时间: 2022-12-29 16:56:34 阅读量:

继山东港口烟台港2022年货物吞叶量突破4亿吨后,山东港口冲刺全年满堂红再传捷报,截至2022年12月27日,山东港口日照港年度吞叶量突破5亿吨,同比增长6%,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在致辞中表示,日照港吞叶量突破5亿吨,是山东港口纵深推进一体化改革的又一丰硕成果。未来,山东港口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持续放大港口平台功能和枢纽作用,积极培育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推动“三区互融”,助力日照市谱写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新篇章,为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

进阶之路--续写红旗下的光荣与梦想

实现新的亿吨跨越,日照港仅用了三年时间,而这三年,恰恰是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下,山东港口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三年。因此,日照港这份成绩单确实来之不易,足见含金量。

1982年,不服命,不服输,不服气的海港人在黄海滩头开丅建设,让千年荒滩蝶变现代化的煤码头。40年来,日照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雕琢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画卷:

2006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2010年、2013年连续跨越两个亿吨台阶:2019年,山东港口成立元年,日照港吞叶量突破4亿吨;2022年吞吐量一举突破5亿吨,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

5亿吨的吞叶量可谓成色十足。2022年,日昭港8个货种过千万吨,7个货种居全国首位,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全国最大铁矿石,大豆,木片,原木,石油焦进口港,全国最大焦炭中转港,全国第三大原油中转港。

三年新建成泊位7个,新增通过能力4700万吨,新增硬化及临时堆场360万平方米,新增原油仓储能力160万立方米,港口能级持续提升。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和全球重要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日照港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为企业对外经贸、投资建设提供更优通道、更优服务。

"我们FAX航线本年度在日照口岸的船舶直靠率和在泊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位居全国各集装箱口岸前列,在港停时的减少对干提升我们的船舶周转率,降低运营成本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加畅通顺达的物流服务体验。”安通控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片区日照网点主任车燕杰说。

一组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港口发展强有力的脉搏跳动。日照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应一体化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回报一代代海港人的奋斗与期许。

答卷之路---体化改革发展动能澎湃

5亿吨的跨越,不仅仅是生产“量”的跨越,更是发展“质”的脱胎换骨。

加快融入一体化改革发展,是日昭港践行“三个走在前”的关键所在,蕴令着港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一从服务国家战略看,依托山东港口海陆十字交汇点大平台,在“双循环”和多重政策叠加赋能大背景下,日照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从服务全球产业链看,日昭港作为全球重要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必将吸引生产要毒加快聚集,潜力巨大:

从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看,作为日照市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亮丽的城市名片,日照港地位突出、使命重大。

如何持续释放发展动能?唯有改革!

集装箱完成580万标箱,比2019年增长29%,集装箱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10位,“南来北往日照港”品牌越擦越亮。

铁路拖运量突破1亿吨,每年增长近1000万吨,居全国沿海港口铁路首位,建成全国首个路港售疏运指挥中心,月度日均装车最高突破4000车,瓦日铁路全年调进量2580万吨,是2019年的近四倍,

航线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个港门,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49条,票盖国内主要沿海港口及日韩,东南亚等国,港门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三年新建成泊位7个,新增通过能力4700万吨,新增硬化及临时堆场360万平方米,新增原油仓储能力160万立方米,港口能级持续提升。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和全球重要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日照港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为企业对外经贸、投资建设提供更优通道、更优服务。

"我们FAX航线本年度在日照口岸的船舶直靠率和在泊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位居全国各集装箱口岸前列,在港停时的减少对干提升我们的船舶周转率,降低运营成本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加畅通顺达的物流服务体验。”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片区日照网点主任车燕杰说。

一组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港口发展强有力的脉搏跳动。日照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应一体化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回报一代代海港人的奋斗与期许。

答卷之路---体化改革发展动能清

5亿吨的跨越,不仅仅是生产“量”的跨越,更是发展“质”的脱胎换骨。

加快融入一体化改革发展,是日昭港践行“三个走在前”的关键所在,蕴令着港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一从服务国家战略看,依托山东港口海陆十字交汇点大平台,在“双循环”和多重政策叠加赋能大背景下,日照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从服务全球产业链看,日昭港作为全球重要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必将吸引生产要毒加快聚集,潜力巨大:

从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看,作为日照市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最亮丽的城市名片,日照港地位突出、使命重大。

如何持续释放发展动能?唯有改革!

在山东港口世界级大平台上,日照港逐步从区域性港口“窠白”中跳出来,有了更大天地,更新境界,更宽视野,更大作为--与兄弟港口,板块集团“兵团作战”,组团出海,全面推动业务一体化运营,做大做强内部转水业务,深化生产资源共享,打造全国大宗散货“最大市场”,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强服务”,聚合效应进一步释放。

海向陆向双向拓展,强化与战略客户合作,主力货种持续上量,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服务能力、链接能力不断提升,“朋友圈”越来越大。二年新开发客户624家,刷新各项生产作业纪录747次,

聚资源闯新路,围绕产业链,区块链想办法,出实招,激活新业态一池春水,充分发挥“码头+物流+金融+贸易+航运”一体化服务效能形成“端到端”的全程物流体系和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

协同日照市搭建平台,做大港口经济,加快构建带动力大,贡献度高,竞争力强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城市精彩蝶变。2020年以来与日照市共同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港城一体化联合招商,招引腹地更多企业来日照投咨兴业,港口对城市贡献额逐年上升,打开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发展的广阔天地。

创新之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活力奔涌

伫立山东港口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智能运营中心顶层,石臼港区尽收眼底,在这里,30余台装卸设备和50余公里皮带流程全部实现无人化作业,这一最浓缩最精化的核心引擎,正强劲捕动。

“30余台装卸设备和50余公里皮带流程全部实现无人化作业。”大宗干散货绿色智能码头建设团队带头人张守波介绍,“以前堆取料、装卸车等系统都要不同的人控制,如今只要一名工作人员坐在宽敞的办公室,就能完成全部流程。"

日昭港的发端在大宗干散货,优垫在大宗千散货,未来依然在大宗干散货。2022年8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干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日照港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

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飞跃,关键一招,就在创新。

日照港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路大刀阔爸,披荆斩棘,高歌猛进,生产布局调整,业务流程再造,管理体制创新,基建体系重构,创造了大量“全球首个”“全国首个”“全国第一”,成为港口制度创新、流程创新、科技创新策源地,示范作用持续显现。

在实施5类30项改革的基础上,按照“一体化营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思路,稳步推进2类10项改革,构建流程化智慧化的业务新系统,专业化集约化的管理新体制,建立起由点及面,从局部到整体,全领域,全流程的“大循环”。

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全球港口提供了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中国样本”,船时效率提升26%,堆场作业箱量占比超50%。

实施石臼港区南区智慧绿色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流程化改造,聚力实现设备无人化、系统智能化,打造“全国港口散货作业智慧绿色新标高”,年作业能力达1亿吨。

建成全国首个退岸还海修复整治工程“海龙湾工程”,修复整治岸线总长度1882米,形成沙滩约46万平方米,昔日煤码头变成风景宜人的“金腰带”。

建成全国集成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智慧绿色“散改集”工艺系统:打造沿海港口首台自动驾驶内燃机车,填补我国港口铁路自动驾驶机车技术研究空白:投用日照港科技大楼,打造全国沿海港口“零碳排”办公典范:开展“美丽港口”行动,新增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加大能源结构调整,生产作业清洁能源占比达51%以上……智慧领跑,创新驱动的鼓点越敲越密,越擂越响,多少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循序渐进地成为现实。

勇立潮头踏浪行,大港崛起向未来。站在新起点,日照港将以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我们
文档与工具
常见问题
操作指南
预算运费
线路查询
支持与服务
平台公告
在线客服
工单支持
- 微信公众号 -
- 微信客服 -
在线 客服